新春賀詞
(2025年1月27日)
中共大同市委 大同市人民政府
歲回律轉,華章日新。我們即將辭別砥礪奮進、滿載收獲的甲辰龍年,闊步邁進飽含機遇、充滿希望的乙巳蛇年。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,中共大同市委、大同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!向駐同部隊、武警官兵、公安民警,向節日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!向所有關心支持大同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!
星光不負趕路人,江河眷顧奮楫者。剛剛過去的2024年,很不平凡、極為不易,全市上下鼓足干勁、攻堅克難,在種種嚴峻考驗中頂住了壓力、收獲了成果,交出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發展答卷。
這一年,我們樹牢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執著信念,堅如磐石舉旗幟、鑄忠誠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,矢志追隨、緊跟看齊的政治忠誠更加堅定,干凈干事、勤廉有為的奮進姿態更加昂揚。我們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,牢記“小黃花做成大產業”的囑托,推動黃花規模化種植、標準化生產、市場化運作、品牌化發展,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0億元,小黃花正逐步成為鄉親們的“致富花”;牢記“保護好云岡石窟,不僅具有中國意義,而且具有世界意義”的囑托,持續加大文物保護的力度,著力強化云岡學研究的深度,不斷加快文化遺產走向世界的速度,“云岡石窟數字保護傳承”入選全國優秀案例,交出了“時代為卷云岡作答”的最好成績;牢記“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,讓鄉親們生活越來越美好”的囑托,爭取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9.56億元,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人數達到33.2萬人,新增危房實現動態清零。
這一年,我們迸發“乘風破浪潮頭立”的發展勁頭,堅定不移興產業、促轉型。著力構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,“風光水火地儲氫”一體化推進,國電湖東、同熱三期等“上大壓小”項目加快建設,煤礦先進產能占比達到85%,能源革命縱深推進;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項目通過驗收,實現國內首次低真空超導懸浮航行;全省首輛底部換電重卡順利下線,先進制造業全面開花;數據中心龍頭企業強勢進駐,全年用電量突破43億千瓦時,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成功獲批,算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三,“輸電力”向“輸算力”持續轉變,算力之城新添勝“算”、加“數”奔跑。全市A級以上景區增至35家,民宿、康養、演藝等融合業態層出不窮,東南邑歷史街區、“如夢大同”沉浸式演藝等文旅項目接續建設,“佛小伴”等文創產品備受青睞,冰雪文化活動精彩紛呈,6家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718.7萬人次、實現門票收入6.4億元,分別同比增長107.78%、35.29%,大同文旅實現“人財兩旺”。糧食產量“十五連豐”,“壽光模式”體系鋪開推廣,一產固定資產投資、一產增加值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增速均為全省第一方陣,農業賽道跑出強勁“加速度”。
這一年,我們保持“直掛云帆濟滄海”的昂揚斗志,堅韌不拔抓改革、促開放。用好改革開放“關鍵一招”,推動營商環境3.0改革全面優化、開發區“三化三制”改革持續深化、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明顯成效;大同成功入選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,“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打造全國數據‘算力之城’”案例成功入選全國30個年度市域改革案例、2024年度地方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;“晉創谷·大同”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扎實推進,入駐企業、科研團隊及中試基地32家,向“新”而行、以“質”致遠的動能日益澎湃。成功承辦第二屆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,云岡國際機場開通直飛泰國曼谷國際航線,集大原高鐵正式通車,全國交通樞紐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。國際陸港、北肉平臺等平臺功能持續完善,參與國際貿易的基礎越來越扎實,大同正努力建設山西對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、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。
這一年,我們秉承“不待揚鞭自奮蹄”的拼搏精神,堅持不懈強統籌、提品質。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,天黎高速云州街互通工程提前建成通車,大同綜合客運中心正式投運,大同繞城高速公路陳莊至肥村段工程、國道109線和208線大同過境公路改線工程開工建設,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建設圓滿收官,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超額完成任務;積極推進城市“體檢”,投資71.5億元完善市政基礎設施,完成30個精品示范村、270個提檔升級村建設任務和185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,改造戶廁1100座,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現全覆蓋。從“一體發展”到“融合發展”,從“產業協作”到“全域協同”,全市呈現出以城帶鄉、互促共榮的良性發展態勢。
這一年,我們勾勒“胸中日月常新美”的云中畫卷,堅決有力優環境、樹形象。深入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、優良天數、PM2.5濃度三項指標均排名全省第一,實現了藍天白云、繁星閃爍;著眼“一泓清水進北京”,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,8個國考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體,實現了水清岸綠、桑干流深;大力開展荒山綠化、京津風沙源治理,推動全面綠色轉型,實現了山川秀美、鳥語花香。生態“高顏值”、經濟“高價值”,已成為大同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。
這一年,我們厚植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的為民情懷,堅守宗旨辦實事、解民憂。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,下氣力解決“民之所憂”,最大程度釋放民生紅利。“中國創翼”創業大賽成功舉辦,“北方好焊”“天鎮保姆”“廣靈巧娘”等已成為勞務輸出“金名片”,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5.2萬人。扶持發展數據呼叫、標注、清洗等現代服務業,累計吸納年輕人就地就近就業2.16萬人次,大同正成為青年就業活力之城;大同數據科技職業學院落地,山西大學大同校區建設啟動,從“全面普及”到“優質均衡”、從“學有所教”到“學有優教”,大同正不斷以教育之力厚植民生之本;“一次掛號管三天”省事省心,“降費用、提服務”醫療惠民活動讓百姓更有“醫靠”,群眾就醫體驗感和滿意度實現雙提升;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全員參保,“保交房”任務全面完成,老舊小區改造順利實施,23項省市民生實事項目全部兌現,努力讓人民群眾笑容更多、心里更暖。
天道酬勤,力耕不輟。一年來,大家都忙碌著、拼搏著、奉獻著,點點微光在這1.4萬平方公里的云中大地匯聚成炬。一線中服務群眾的基層干部、星光下喚醒清晨的環衛工人、街巷里忙碌奔走的外賣小哥,無數在工廠車間、田間地頭、建設一線默默耕耘的奮斗者、建設者、勞動者,讓這座“有力量”的城市“加溫”又“加分”,“中國古都·天下大同”的氣質日益彰顯。無數個奮斗的“你”,無數個閃光的“身影”,共同鑄就了日新月異、欣欣向榮的大同。每一個大同人都是追夢前行的主角,都值得以城市之名,給你們點贊、向你們致敬、為你們喝彩!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。新的“時間單元”,不變的時代使命。我們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、不斷深化全方位轉型,錨定“跨入第一方陣”總目標,堅定扛牢“融入京津冀、打造橋頭堡”重大使命,扎實推進轉型“四步走”,持續深耕“四大賽道”,拿出敢為人先的闖勁、一往無前的拼勁、久久為功的韌勁,聚力建設能源之城、算力之城、文化之城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大同篇章!
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、國泰民安!
祝愿古都大同蓬勃發展、蒸蒸日上!
祝愿全市人民新春快樂、幸福安康!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